“民间中医”是我国的一批宝藏人才,大量民间中医人的呼声,我们怎么转正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痛点:学术传承难办、确有专长难考、中医诊所难开,使得许多民间中医人陷入被埋没的困境。
为了振兴中医,善待中医人才,不忘基层中医,此次会议期间,注意到中医界的代表纷纷对此提出了相关提案和意见,梳理如下。
1建议加强建立特色中医诊所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司富春提出:“加强建立中医特色诊所,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方便人民群众就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司富春表示,随着中医诊所备案制的推行和国家对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带动了全国中医诊所量的剧增,但中医诊所行业格局呈现“小、乱、散”的状态,要长久发展,就必须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特色的诊疗技术、有专长,建立品牌,要加强建立特色中医诊所。
为此,司富春建议:
①加快推进《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行多点执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中医特色专科乃至连锁诊所;
②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开办特色中医诊所,支持在基层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名老中医馆,支持有技术专长的农村中医师到工作室或中医馆进行师承学习;
③支持基层中医特色诊所与公立医疗体系合作,使个体诊所医生可以依托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和师资力量加强对特色中医诊疗技术的学习;
④进一步推进社会办中医特色诊所,将中医类专科医院和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坐堂医诊所作为优先领域优先举办。
2抓紧制定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张伯礼代表表示,各地在《中医药法》贯彻落实成效方面差距明显,主要体现在:与同级西医综合医院相比,中医院获得的投入与产生的社会效益不成正比;中医医疗服务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有待改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有待完善,各地考核相关工作有待规范。
为抓紧抓好抓实《中医药法》的贯彻实施和配套法规政策措施的制定,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让中医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张伯礼代表提出对《中医药法》执法检查的有关建议:
①组织开展《中医药法》执法检查。通过系列宣传、调研、检查等活动掌握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提供参考。
②加大贯彻实施《中医药法》的力度,完善中医药制度体系。要抓好配套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按照法制统一原则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立、改、废、释”,推动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
③切实抓好《中医药法》及配套制度的落实落地。加快组织实施已经出台的细则,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实施《中医药法》可能出现情况的研判,坚决消除中医诊所备案过程中的隐性障碍,抓紧制定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施细则并开展考核工作。
3将开展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试点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中医药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但是最大的师承问题就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程度与其获得的重视程度还不成比例。
“尽管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中医药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集中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于文明分析说。
一是中医药服务与人民群众希望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的需求不适应,二是中医药作为卫生等“五种资源”的独特价值作用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贡献度、显示度还不匹配,三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程度与其获得的重视程度还不成比例。
要破解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于文明指出,究其根源,主要有五个方面:
二是中医药人才待遇和评价机制导向有偏差,人才激励使用政策机制不够健全;
三是传承不足、创新滞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符合中医药规律和特点的科研、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太完善;
四是鼓励支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机制有待健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尚未建立;
五是省以下特别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比较弱。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中医药学科能力提升,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于文明说,今年将:
1、开展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试点;
2、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
3、调研中医诊所备案制度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改革的实施情况;
4、各地要加快制修订中医药地方性法规,把中医药法作出的制度设计转化为一项项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硬招实招。
5、加强部门之间协作,治理打着“中医药”旗号,危害人民健康利益的违法行为,让真正的中医药服务惠及人民群众。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早已开始施行,政策好,市场好,中医诊所更加地蓄势待发。 开中医诊所容易,但是聘请一位真正的执业中医师相当难,相对于中医药市场庞大的需求,老百姓缺的是真正有技术的中医医师,缺乏“妙手回春”的中医适宜技术与专长特色,这一点是从业者必须要考虑到的难点,依旧需要全部中医人的共同努力。
众多卓越的中医药人才都在积极地为祖国中医事业出谋划策,群策群力,相信优质提案的出炉一定会助推三大痛点的击破,让民间中医人才不再被埋没,让中医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