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臀部疼痛与肿块 这是在损伤早期的表现。如臀肌外伤或注射的早期,病人会感到疼痛并摸到肿物。肿物压痛明显。但当急性期过后,疼痛可能逐渐减轻或淌失。
②步态异常 最常表现在跑步时。此时,双下肢呈外展外旋状。由于屈髋受限,步子辐度较小,有如跳跃前进,故称“跳步征”。
③站立姿势异常 站立时双下肢不能完全靠拢,轻度外旋。由于臀肌上部肌挛缩,肌体积变小,相对显出臀部尖削的外形,称此为‘尖臀症”。
④坐位姿态异常 其表现是双膝分开,不能靠拢。
⑤髋部弹响 在屈、伸髋关节时,在股骨大转子处有条索滑过所产生的弹响声。
⑥臀部肿块 臀部可触及与臀大肌走行一致的挛缩束带,一般可有20~70mm宽,当髋关节内收、内旋时更为明显。
2、特殊检查
①“划圈征” 病情较轻的病人,在下蹲过程中,当髋关节屈曲近直角时,因髋关节屈曲受限而不能完全蹲下。此时,病人双膝向外闪动,划一弧形,然后再靠拢,最后完全蹲下。
②“蛙腿征” 病情较重病变广泛的病人则表现为蛙腿征。病人在下蹲时要双髋呈外展外旋位,双膝分开,有如蛙屈曲的后肢状。
3、X线检查骨盆平片,可见股骨颈干角大于130°,股骨小粗隆明显可见。此征称“假性髋外翻”。
2、体位俯卧位,腹下垫薄枕,使臀部稍抬高为佳。
3、体表标志
髂后上辣
沿髂嵴向后触摸,突向后下方的骨性隆起即为髂后上棘。从皮肤上看,胖者为凹陷,瘦者为凸起。其皮下可以触到骨性隆起。尾骨尖 在臀裂的后方起始部皮下可扪及的骨凸即是。
坐骨结节
为坐骨体下端转为坐骨支处的粗壮突起,在髋关节呈屈曲位时,可在臀大肌下缘(即髋关节屈曲的尖端部位)触到。
骶角
为骶裂孔(骶骨下端的凹陷处)两侧的骨性凸起,可以清楚的摸到。股骨大转子 臀大肌虽然并不抵止在股骨大转子上,但却抵止在由大转子起始的髂胫束上,其位置正在大转子的外侧。
股骨臀肌粗隆
位于股骨干上1/3段外侧部为臀大肌抵止部。
坐骨神经臀部投影
坐骨神经在臀肌上位的投影点位于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中、上1/3交点处;其下位投影点位于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处。此两点的连线便是坐骨神经在臀肌内下方的走行投影。
此点可能有压痛或无压痛,可定l—3点,松解臀肌粘连或瘢痕。
②臀肌起始部松解点
定点于髂后上棘与骶结节连线的稍内处,可定1—3点。髂骨翼的内侧边缘部为腱起始部(也可以是压痛点),用以松解整个臀大肌,有如骨科臀肌起点移位术一样,使整个臀肌松弛。
③臀肌抵止部松解点
定点于股骨上1/3背侧面及在大转子之下的髂胫束的内侧缘上,可定1—3点,以松解臀大肌的止点部,从而松解整个臀大肌。
④坐骨结节点
此为臀大肌坐骨结节滑囊处,定点于压痛处1点,目的为滑液囊内引流。
刀口线与臀大肌纤维走行一致,即与尾骨尖至股骨中上1/3交界处的连线乎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逐渐深入,达到臀肌瘢痕硬结处。先顺肌纤维方向切开2~4刀,然后调转刀口线90°。
对瘢痕组织行切开剥离。其深度以切开瘢痕为度,再做纵、横疏通、剥离,但幅度不可过大,刀下有松动感即止。束状带上各定点,都以同样方式处理,最终达到松解臀肌瘢痕的目的。针刀手术后,条索、束带状物应有所缩小或消失。
②臀肌起始部松解点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对臀肌起始的腱性部行切开剥离。各点均同样处理,达到松解整个臀大肌起始部的目的,尤如骨科臀肌起始部松解移位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