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
一般来说,具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知我渺小可怜”的感觉。当要他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艘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母亲的灰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满足下列特征中的5项: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不能对日常事物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他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
3、被遗弃感,害怕被他人忽视,明知他人的错误也随声附和;
4、缺乏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为没有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依赖型人格障碍怎么改变?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策略
对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咨询不但要给予足够的共情理解,让其感到安全和信任,还要在认知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其明白自己的人格出现了一点点偏差,自己应该努力矫正,这项工作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并且一定能收到满意的结果。
最主要的工作是行为的矫正,也就是要进行行为训练,当事人定期向咨询员汇报进展,咨询员及时给予指导和监控。常用的行为训练主要有习惯纠正法和重建自信法,下面具体说明。
(一)习惯纠正法
依赖型人格障碍者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要实现有效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当事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依赖行为进行评估,清楚在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的、哪些是自己决定的。如果当事人对自己的依赖行为认识不够充分,咨询员可以指导当事人每天做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小结。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当事人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正是当事人改正不良习惯的突破口。
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当事人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当事人听从了家长的意见,但对这些意见当事人并不欣赏,或者当事人觉得这些意见不适合自己,可以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说给自己父母听。这样,在学习计划中便掺入了当事人自己的意见,随着自己意见的增多,当事人便能从听从别人的意见逐步转为完全自主决定。
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当事人可以采取危机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所谓危机控制技术,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人人都知道,父母望子成龙,从这种动机出发认真学习就有为父母而学之嫌。这时当事人应该在自己的计划里掺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成分,如为了自己的爱好,为了将来能过上好日子,等等。这样,当事人会逐渐获得较强的自主意识,觉得这样做会带来快乐。当事人如果能主动和父母谈自己的计划、想法、理想和在一些家庭事务上的主张,就证明自主意识已经大为强化了。
评定了等级之后,接下来是实施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阻碍,所以制订的计划要尽可能详尽,且跨度不要太大,要一步一步来。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就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他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似乎都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最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监督者,最好是找一个自己最信赖的人。
(二)重建自信法
如果只是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行为仍可能复发。重建自信法便是从根本上对依赖个性加以矫正。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依赖型人格障碍者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这时,可以使用自由联想法。咨询员指导当事人回忆童年时亲朋好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正是童年时的这些消极话语导致了当事人现在的情况,这样当事人就可以感觉轻松许多。然后当事人可以将这些话语转告给其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他试着干一些事情时,不要用这些话语来指责他,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他。
第二步,重建勇气。当事人可以选择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来做,每周做一项。例如,周末独自到附近的风景点作短途旅行,独自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规定周末某一天为“自主日”,这一天不论遇到什么事情,绝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当事人的勇气,逐渐改变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