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这个任务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来实现的。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process),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技能形成过程等。以知觉过程为例,我们看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觉察到物体的存在;接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所在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出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并叫出这个物体的名称。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得很快,几乎是瞬间完成的。但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把它的时间进程记录下来,并设法将其不同阶段分离开来。人的情绪也是这样,从情绪的发生、发展到消失,同样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timecourse),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二)心理结构
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但不是杂乱无章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人的大脑就像一座大图书馆,每天都要收进许多书,借出许多书。由于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编号,都按图书馆的编目系统放在某个地方,因此,管理员能很容易地找到它。知识在人脑中保存的情况有些类似于图书馆,人拥有的各种观念和概念都是互相联系的。由于知识存在一定的结构,因此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很容易地提取出来,用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研究心理结构(mental structure)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例如,记忆的好坏依赖于理解材料的程度,对材料的加工越深,理解得越好,记忆的效果也越好;同样,知觉的速度依赖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对常用汉字的命名时间要比对不常用汉字的命名时间快得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依赖于他的意志品质和智力的高低等。研究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心理的脑机制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一个健康发育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视觉和听觉是与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没有人眼和人耳的特殊结构和机能,我们既不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明暗、大小、形状,也不能分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当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组织的某些部位受到损伤时,心理活动就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如不认识人的面孔;能读出字音,但不知道它的意义;能记住几年以前的事情,但失去了对新近事物的记忆等。心理学家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脑与心理(brain and mind)现象的关系。
(四)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人的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心理现象是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出现了神经系统之后才真正产生的。从个体发育的角度看,脑的发育为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人一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儿童口语的发展经历着不同的阶段,首先发展单词句,再发展双词句,然后才是句法完整的语言。儿童思维的发展,也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渐进行的。儿童出生以后经历着社会化的进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化的程度是不同的。正因为这样,研究心理现象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以及它们和脑发育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五)心理与环境
人的心理系统及其物质载体——人脑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和周围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心理现象是由外界输入的信息引起的。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人们的颜色视觉依赖于可见光谱中光波的长度,长波使人看到红色,短波使人看到蓝色;人们的声调听觉依赖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高使人觉得声音尖锐,频率低使人觉得声音低沉;婴儿情绪的发展依赖于亲子之间的关系,失去父母抚摸、拥抱的婴儿,会产生退缩的情绪反应;儿童语言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交往,在隔绝人际交往的条件下(如狼孩),不可能发展正常的人类语言。总之,外界刺激作用于人,在人脑中产生各种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又会反过来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周围环境,进而引起新的心理活动。可见,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和关系是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