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心理学效应有哪些?本文收集了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大全及解释
▼- NO.1 -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创建者齐瓦勃出生在乡村,所受的教育水平也很低。18岁那年,齐瓦勃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时,他独自躲在角落看书。面对经理的疑惑和同伴们的挖苦,他坚信公司缺少的不是基础打工者,而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自己也不光是替老板打工赚钱,更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远大前途努力。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平步青云,最后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最终自己也建立了伯利恒钢铁公司,创下非凡业绩。如果从一开始心中就怀有高远的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让每一步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NO.2 -卡瑞尔公式: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在美国有一则征兵广告既幽默又智慧。其内容如下: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战争,没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 上前线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当人们有了接受最坏的思想准备之后,就有利于应对和改善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说,当人们冷静地面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反倒有利于用积极的态度促使最坏的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
- NO.3 -瓦拉赫效应:每个人都是天才,只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出发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一学期下来,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于是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不善于构图和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 「笨拙 」的学生,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只有找到了发挥自身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施展,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 NO.4 -古德曼定理:有时沉默,便是最好的沟通
在一些商业活动中,适时沉默也是一项有效的沟通技巧。一位厂长打算低价处理厂里的一批旧机器,他估算的最低价格为50万美元。谈判中,一个买主针对这批机器的缺陷,滔滔不绝地抱怨了很久,说它们早就被淘汰了,品相也不好,根本值不了多少钱。厂长一言不发,耐心地听着对方的抱怨。 最后,那位买主再也找不到用以指责的言辞了,突然蹦出一句: 「这批机器我最多只能给你8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可真不要了。 」厂长大喜,当即与他拍板成交。这位善于沉默的厂长,一句话没说便轻而易举地多赚了30万美元。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当你能够心领神会的时候,沉默便胜过千言万语。
- NO.5 -霍布森选择效应: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卖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 「选择 」,后人讥讽为 「霍布森选择效应 」。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 「霍布森选择效应 」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 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 「是 」或 「非 」的话,这不能算是判断。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向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做决定,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 NO.6 -权威效应: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 「化学家 」煞有介事的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即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如果发表言论的人社会地位高,事业成功,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么他所说的话容易引起他人的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
- NO.7 -名片效应:心理名片,可以更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于是在到另一家公司应聘前,他提前打听了该公司负责人的历史,并意外得知该负责人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在应聘时也谈及自己求职经历的坎坷和怀才不遇的愤慨。而这一席话也果然博得了公司负责人的同情和赏识,最终应聘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面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快拉近彼此距离。 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和态度,寻找对方与自己的共通点。由此制作的心理名片,经过恰当的使用,对于人际交往处理和建立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 NO.8 -投射效应:换位思考: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去认知和评价他人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事物的感受来推测和判断他人。总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会觉得,自己对事物的主观认知即是他人的认知,而忽略了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衡量标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尽相同。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主要是指人们在潜意识里总是喜欢预设他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和观点。这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心理效应,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好胜心强的人,总以为他人也喜欢与人一争长短;而喜爱吃榴莲的人,也会觉得不喜欢榴莲的人简直不可思议。 学会换位思考,是避免投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也能更容易与人交流和沟通,并达成共识。
- NO.9 -巴纳姆效应:正确地认识自我是最难的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 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是否觉得这段话对自己的形容很贴切?这其实是一段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适合的话。人们常常会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实际上这不过是对人性和人格粗略的概括,这种倾向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于揣摩心理相关的领域上,特别是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受暗示性也会比常人更强。
- NO.10 -视网膜效应:生活好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过如下类似的经历,当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深思熟虑买了一双鞋,正当我们沾沾自喜时,却突然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好像看到和自己撞鞋的人。又或者因为我们自己有的一种缺点,而发现其它人好像也都有这个缺点。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视网膜效应 」。当我们自己拥有某件东西或某个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其他人更加注意别人是否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件东西或特征。 一个人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习惯。一个能看到自己优点的人,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也会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最大的仇敌和最好的朋友,可能都是你自己。
心理学效应大全及解释
1、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2、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3、鲶鱼效应
挪威人把鲶鱼装入鱼槽,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4、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5、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6、近因效应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例如:“士别三人,当刮目相看”
7、自验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8、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来源于圣经《马太新约》,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9、仰巴脚效应(出丑效应、犯错误效应)
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完美的人通常给人一种不真实的,不可亲近的,冷漠的和“非人类”的感觉。人们对于这样的形象不会真正的接纳和喜欢,而会保持距离的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偶尔的失误则有可能打破这种刻板印象,让能力出众者更有“人味儿”,也更“接地气”。
另一种解释则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角度出发,认为通常情况下,人们喜欢有才能的人,才能与被喜欢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过强,过于突出自己,强到足以使对方感到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10、社会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定型化效应、定型作用(参见 “定型化效应” )。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11、门槛效应(登门坎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12、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当观察者与观察对象十分相像时,观察者会很准确,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准确,而是因为此时的被观察者与自己相似。因此,导致了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
例如:“以己度人”“将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邻盗斧”
13、留面子效应
与登门槛效应相反,留面子效应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现象。为了更好地使人接受要求,提高人的接受可能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种方法被称为“留面子技术”。
14、巴纳姆效应(星座效应、福勒效应)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巴纳姆效应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因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而事实上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15、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霍桑效应”启示我们: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
16、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德西效应”给教师以极大的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17、蘑菇效应
指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 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18、鸟笼效应
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19、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20、毛毛虫效应
科学家通过研究,把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盲目跟从习惯和思维惯性而做出反应导致失败结果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