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并不仅仅是缩小版的儿童,儿童亦并非缩小版的成年人。只要与婴儿和儿童共处一小段时间,就可以迅速地发现上述事实。那么,婴儿究竟是如何变成儿童的,儿童又是如何变成成年人的呢?不同年龄组个体的认知过程,究竟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抑或仅仅是位于一个发展频谱上的不同位置呢?对于一个儿童而言,什么才是正常的发展进度呢?
除此之外,一个咿咿呀呀、号啕大哭、随处便溺的“一小团”,在成为一名能够理性推理、表达情感、直立行走、侃侃而谈的成年人个体的过程中,究竟又受到了哪些生理影响和环境影响呢?
发展心理学家对于人类毕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很感兴趣。与其他心理学领域的专家相比,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不同的年龄段存在着不同的特征,而且,他们会对这些不同的特征进行观察并且量化,并进一步提出理论解释其出现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某些情况下,“发展心理学”这一术语与“儿童心理学”被当作同义词使用。只不过,很多理论学家指出,发展这一过程并不是伴随着成年期到来就戛然而止的。发展心理学家已经开始去研究贯穿于我们生命中的生理性变化、认知性变化、情绪性变化及人际关系变化,其中某些变化呈现出普遍性的模式,还有一些则大幅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且他们会致力于去找寻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致力于去探索是哪些不同的因素让我们成为今日之我们,并且致力于去透彻地告诉我们人类一生中渐次出现的季节性变化。
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生于1896年,出生地:瑞士,纳沙泰尔。
卒于1980年,逝世地:瑞士,日内瓦。
毕业于纳沙泰尔大学与苏黎世大学。
核心思想
任何对于儿童发展感兴趣的人,不论是教师、咨询师还是专业医生,几乎都对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大名如雷贯耳。皮亚杰的研究兴趣包括知识的起源,他将之称为“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请注意,“genetic”一词并不是指基因或者生物学,而是事物如何出现及发展)。皮亚杰的理念与早期的智力发展理论大相径庭,原因在于他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智力的增长不仅仅是在量上,也在质上。而且,他坚持认为,智力的增长是以一种主动的方式,依赖于儿童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此一理念通常被认为是反映一种建构主义者的思维方式。
图式——人类所使用的心理结构——是皮亚杰科研工作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人们用图式来理解我们的经历,并且帮助我们组织自身所处的环境,具体方式就是将我们的知觉和知识组织成为各种模式。(皮亚杰是将“图式”这一术语系统地应用在心理学领域中的第一人,图式在英文中原本拼写为schemes,后多拼写为schemas。)图式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快捷路径,不过,它有些时候也会导致刻板印象出现。图式的呈现方式有很多,从“汽车有四个轮子”,到“如果我放开手中的玩具,它就会跌落”等。皮亚杰提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类别的图式。譬如,婴儿只能使用行为图式;一个物体只有呈现在婴儿眼前,并且被婴儿摆弄时,婴儿才觉得它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则可以对物体进行认知操作,并且在头脑中形成图式去表征关于物体属性更具普遍性的规则。
皮亚杰提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将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图式,并不仅仅限于简单的合并,而是根据环境进行适配。这一适配过程包含两个互相补充的层面:“同化”和“顺化”。同化,是指将外部世界匹配到儿童已经拥有的图式之中。譬如说,一名儿童已经拥有了橘子的图式,知道橘子是一种圆形的水果。有一天,这名儿童第一次看到了柑橘。它比儿童以前看到过的橘子要小,但是与已经存在的橘子图式相匹配,所以,这名儿童当即在图式中加入了一种全新的橘子类型。儿童将柑橘同化进了自己的图式之中。不过,再比如说,有一天,这名儿童第一次看到了葡萄柚。它看起来大致也与橘子相似,所以儿童也将其视作橘子的一种。但是,如果说他尝了一个葡萄柚,于是——哇哦!这与他所熟识的橘子味道非常不同。所以,考虑到这一全新的信息,他必须要调整自己现存的图式。在听到了成年人对葡萄柚的解释之后,他改变了自己已有的图式,认识到了并非所有圆形的水果都是橘子。这就是所谓的顺化。(至于葡萄柚和葡萄是完全不同的水果,则需要等待儿童再长大一些才能认识到。)皮亚杰提出的理论认为,正是这些过程使得儿童的智力得以增长,而且他认识到,文化与环境因素能够加速或者减缓这一增长过程。此外他还认为,智力的成熟总是按照特定的次序一一出现的,这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其中明确了四个次第出现的发展阶段:
感觉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觉运算阶段,如其名字所示,婴儿在解码自身所处环境时,主要依靠自己的感觉,并且开始理解自己的身体如何在所处环境之中进行移动。皮亚杰表示,这一阶段从出生开始,最初的表现就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射行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婴儿会出现爆发式的成长,从仅仅将反射作为工具使用,直到能够更加批判性地思考自身所处的环境。在这头两年间,包含了若干子阶段和诸多行为。婴儿从一个月到四个月大时,会开始控制自己的行为(譬如说,咕咕作声,找到自己的大拇指吸吮)。但是,此时他们仍然仅仅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八个月大时,他们能够更加具有目的性地与外界物体互动,到十二个月大时,他们会变得更加具有意志性,而且身体已经足够协调,能够提举,能够抓握,也能够将行为链接到一起,朝着真正的目标设定行进。至十八个月大时,儿童会开始更多地用物体做实验,去了解当她把汤碗扔到地板上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到了二十四个月大时,她已经能够创造心理图像,并且开始进行更加符号式的思考。她开始真正地领悟到如何去解决问题(又或者如何为自己的父母制造新的问题:“如果我把那把椅子挪到厨房柜台旁边,我就能够爬上柜台了!”)。通过感觉运算阶段,“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得到巩固。婴儿能够理解,即便自己无法直接看到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感知到一个物体,该物体仍然存在。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知识(所以“躲猫猫”才如此令人兴奋)。
前运算阶段,二岁到七岁的儿童处于此一阶段,此时他们的语言和表征性思维会得到大幅提升。该阶段初期,符号化玩耍开始出现:没有真茶水,但是假装自己在开茶话会;用扫帚柄假装大马;甚至还会出现想象中的朋友。在这一阶段,我们还会看到所谓“万物有灵论”——将活着的属性归属到无生命的物体之上(“云彩很悲伤,所以它才下雨的。”)。
皮亚杰还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这一阶段早期的决定性特征,儿童会认为其他人都和他们拥有同样的视角;他们没有能力去区分自己和其他人。一个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儿童,在看到他的哥哥多吃了一块点心之后,即便妈妈并未在现场观看到这一场景,他也会假定妈妈和自己一样也知道哥哥这一违规行为。在这一阶段,我们还能从儿童身上观察到的一种现象,是他们无法理解所谓的“数量一致性”原则,一名年幼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在看到果汁从高瘦、细长的杯子里倒入低矮、宽口的杯子里时,并不知道果汁的总量其实没有变化。
接下来,是具体运算阶段。一般从七岁持续到十一岁,此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能够使用逻辑和其他不同的心理策略——比先前阶段所使用的策略的系统性显著提升——来解决问题。该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那些从属于一个系列的、互相关联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解所谓的“传递性”——而且能够从心理上按照程度对项目进行“布置”,譬如,在心中按照身高将同班同学排序(这被称作心智序列)。
最后,就是自十一岁或者十二岁起并且贯穿终生的形式运算阶段。此一阶段,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并拥有哲学思想、假设以及对更难的问题找到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儿童与青少年在这一阶段会表现出演绎推理——掌握一般原则并且将其应用于具体事例的能力。该阶段个体还会开始以抽象的方式去质疑世界的结构;正因如此,即将迈入青春期的个体才能分辨出政治活动中的伪善。
在皮亚杰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上述确切的技能和能力之后的数十年间,其中某些概念已经被重新定义或者被反驳,还出现了若干智力理论着眼于分门别类的智力而不是不加区别的整块发展阶段,尽管如此,皮亚杰的名字仍然熠熠生辉,原因在于,他为了理解儿童个体的心理过程,不仅收集了浩如烟海的数据,还吸引了学界的广泛注意。他为人类理解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他的理论还被应用到诸多其他领域之中。
重要影响
发展心理学领域数十年的研究,可谓起始于皮亚杰的研究结果以及他所开发的全新研究技术,其中就包括为了理解儿童心理过程而开展的个体临床访谈。皮亚杰的学术思想强调主动学习的必要性,认为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十分重要,不可拔苗助长地催促儿童进入下一阶段,这在今时今日仍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假设,一个孩子处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当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你就会面对面地感受到她有多么的“具体”——事实上,当你向她解释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或许会感到手足无措。可能在这个孩子内心深处,已经认为吸烟是不健康的,或者,诚实才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方法。这固然是好,但是,当面对真实社会的丑陋一面时,她的心智则可能会抵抗这个更加复杂的世界。想要让这个阶段的孩子使用更抽象的术语进行思考,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这会导致一些非常尴尬的情况出现:“奶奶居然抽烟,她肯定是个傻瓜。”或者,“我必须要说实话啦——贾斯汀叔叔真是越来越胖了。”
说点乐观的,不知道你是否曾经在四岁儿童的生日聚会上遭遇过以下“不幸”呢?在分冰激凌的时候,你给一个孩子两小勺,给了过生日的男孩一大勺。你要注意了!过生日的男孩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发起“暴动”的。因为,如果这个男孩还不懂得数量一致性的话,他就会误认为,自己那一勺冰激凌要比小伙伴的两勺冰激凌少得多。
皮亚杰学派还有一个经典概念叫作“A非B错误”,譬如说,你有两个盒子(A和B),一个玩具,还有一名八个月到十二个月之间的婴儿。如果你反复向婴儿展示你将玩具放到了A盒中,她就能够学会去从A盒中去寻找玩具。但是,如果你加入混淆因素——譬如说,你向她展示你将玩具放到了B盒中。她可能仍然会去A盒中去寻找玩具,因为这是她之前找到玩具的地方。皮亚杰相信,这一错误之所以难以纠正,是因为婴儿的行为图式作祟。婴儿无法理解玩具并非只能放在“自己”上次找到它的地方。还有其他理论就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不过,皮亚杰却是第一位发现这一错误的科学家。
我们都知道,不同人在养育婴儿的过程中最为享受的时间段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欢抱起来软乎乎的“玉米粉卷饼婴儿”时期,还有些人喜欢“理性思考的青少年”阶段,其他人则处于两者之间。不知道你是否曾经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答案或许并非是儿童行走或者驾车的能力,或者他的身高是多少,而是他的心理状态如何。对于儿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都在头脑中存有一张经典“快照”,以帮助我们判断什么样的儿童才是发展正常的;我们基本都能理解三岁的儿童、六岁的儿童、九岁的儿童和十二岁的儿童所说的、所相信的是完全不同的事物。这些心理差异是本质上的,并且充满现实意义,并不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差异的事物。而且,皮亚杰是第一位系统测量这些差异并且为大众量化这些差异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