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和心理往往是相通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就会在身体上外化出来;同样地,身体出了问题,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所谓身心交互,就是如此。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了解一下:压力状态下的身心反应。
在压力状态下,生理紧张和心理紧张是同时出现的。心理紧张包括心烦意乱、焦虑、压抑、敏感、感到生活空虚无聊、缺乏自信;而相应的生理紧张包括某一部位不由自主地跳动,眼睛、面部、背部发紧、酸痛,缺乏灵活性,感到气闷,消化不良,皮肤无缘由地过敏、发痒。如果长期如此,症状不能得到缓解,就会引起身心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障碍等。
这时非常容易出现身心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心理因素而导致身体发生病变。不良的情绪、恶劣的精神刺激,都可能使神经系统发生功能紊乱,造成器官的机能调节发生障碍。
当人在面对危险时,大脑中会产生两种过程,或战或逃,这两种状态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就是为了提供应战或逃跑的能量。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沃特·坎南曾经将肾上腺素注射到一只猫的身上,立即引起了猫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液涌向肌体,使猫呈现出激动的躯体反应。此外,这些激素还能缩短血液的凝固时间,使动物或人在受伤时少流血,避免发生炎症。
一时间的应激状态没有关系,如被一条恶狗追赶,连续几天地加班,压力不大或者说压力尚在人的承受范围内。它还可能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比如各种竞技活动,它给人带来压力,同时也让人享受到激素分泌带来的快感。偶尔出现,还能调节人的情绪。但持续的应激状态会让人过度兴奋,使得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小,言语不连贯,行为紊乱等。同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会摧毁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胃溃疡和免疫力下降。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像古代人打猎、摘果子那样简单,常常无法在瞬间做出“逃”或“战”的判断。在“逃”与“战”之间,人们更愿意选择“战”,可谓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当然,这是需要严格训练之后才能具备的能力,大多数人在“逃”与“战”之间犹豫不决,欲战斗而能力不足,逃避又心有不甘。于是,机体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出现了情绪不稳、抑郁、沮丧、无力感等心理状况,高血压、胃溃疡、皮肤过敏、机能紊乱等身体症状也陆续发生。
通常情况下,人们能够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困境寻找出路,比如通过加班来完成工作,通过坦诚交流缓解人际矛盾。但是,对心理压力的处理并不完全受意识控制。当意识想不出合适的应对方式时,压力就进入了潜意识的层面。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心理学家薛利将人在压力下的身心反应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警觉阶段,情绪紧张、注意力增强、肾上腺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二是抗拒阶段,身体产生大量应对激素,企图对身体上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三是衰竭阶段,压力持续太久,精力已经被耗尽,身体功能变缓慢,适应能力丧失。
对应身体的阶段,心理反应也从警觉、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发展到忧虑、愤怒、自我评价下降、丧失自信心,由积极主动变得消极被动。轻度的压力会促使人的正向行为,如向他人求助、学习应对技巧;然而压力过大,时间过久,不良的适应行为就会开始出现,说话结巴、过度饮食、攻击行为、失眠等。
心理学家将大猩猩隔离了一段时间,使它处于无法逃离笼子的监禁状态。实验结束后,大猩猩出现重复摇晃、吸吮手指、原地绕圈等刻板行为。对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狗不断施以电击,尚能逃脱电击时,狗会变得兴奋,极力躲避电击的痛苦;但当它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避免电击时,干脆就放弃了躲避的打算,任凭怎样电击都不会做出反应,这种现象叫作习得性无助。实际上,当人处在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压力,无法逃离困境时,也会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即借酒消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