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于1980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属于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作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动。以后塞勒又提出了完整的心理账户的理论,他认为:小到本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在做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和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
也有学者,如克维尔斯等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根据财富的来源不同进行编码和归类的心理过程,在这一编码和分类过程中“重要性—非重要性”是人们考虑的一个维度。并认为心理账户是个人或家庭用来管理、评估和记录经济活动的一套认知操作系统,这套认知操作系统导致一系列非理性的“心理账户”决策误区。塞勒认为人的账户有三种:一种是现金、收入账户;第二种是资产限期的资产收入账户;第三种是未来收入的账户。心理账户有其特征: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账户中,不能互相填补;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作不同的倾向消费;三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付)不同数量的收入。其实同等数量的钱在传统经济学中是(也就是在我们另外一个经济学账户中)没有差异的,那里的每一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但在不同人的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就会有区别、差异;在实际决策中根据交易行为和账户的相关性来裁定,相关性高的行为或事件进入同一个账户,相关性低的则进入不同的账户。
心理账户对人的消费决策、心理运算往往追求的是情感上的满意最大化,而不是理性认知上的数量最大化。如跟团旅游,可以一次性付清团费,也可以先预付部分费用,再另付门票等费用,总的费用是一样的。但后一种方式总让人不愉快,玩得不尽兴,因为时不时在掏钱,影响旅游的心情、体验。又如一般说来在人的心目中,对于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往往会分别放入不同的账户,通常情况下不会将辛苦赚来的 10 万元钱带去赌场;如是意外得来的 10 万元带去赌场的可能性就大。一个人往往会把辛苦赚来的钱投入(注)严谨的储蓄和投资;但对意外获得的钱却采取不同的态度。其实只要是在你名下的钱,并不因为它的来源就会有性质上的区别。
其实除了金钱方面的心理账户,生活中还有其他许多的心理账户。认识心理账户的存在,了解非理性的效应,将有助于我们处理好自己的两个账户(经济学账户和心理账户)的关系,投资、消费、决策、管理,把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