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度空间理论

2024年12月25日 发表评论

与素不相识的人有机会聊起来,却发现大家有着共同的熟人和朋友,那种感觉往往令人惊讶。然而这一现象并非毫无缘由或是一种简单的巧合,里面隐藏着一个科学的原理:六度空间或曰六度分隔、小世界理论。

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想要测定我们的社会网络的典型规模:有多少人是我们的朋友,又有多少人是朋友的朋友?!为此,他设计了一个连锁文件试验。在20世纪60年代,他给在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的100(数字有多种说法)人发了信,信中标明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要求每个收信人将此信寄给自己认为比较接近这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可以熟悉到转寄信件的人),朋友收信后如此循环。试验的结果出人意料:大部分信在经过了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目标人士——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处。米尔格拉姆重复了试验,结果相同。这说明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信函只要通过五六次转寄就能找到任何目标中的人物。米尔格拉姆的发现震惊了世界,成为传奇。美国剧作家约翰·瓜尔创作了名为《六重分离》的剧作,里面说道: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与其他人之间都只相隔6个人。六重分离,多么深邃的想法……所有人都是一扇通向其他世界的新的大门!其实,这种现象早已存在并使人困惑,不少科学家亦对此关注并有研究,如20世纪 50年代的美国的阿纳托尔·拉波波特及其同事匈牙利的保罗·埃尔德什和奥尔弗雷德·雷尼等,他们都对由人构成的社会、社交网络,圈子现象,人的随机联系以及效应、效果等展开了研究。是米尔格拉姆对此提炼出了理论和规则。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社会学家继续了这方面的研究,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彼德·谢里登·多兹等人在网络上开展了类似的实验,把纸质的信变成电子邮件;而据“脸谱”网站(当时即有7.21亿用户;而时至今日达27亿)和米兰大学的科学家也通过实验得出了新的结论:世界上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相隔的人数不是 6 个而是 4.74个,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辗转通过 4.74 个人,而不是以往所说的 6 个人就可以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人海茫茫,无边无际,而世界既大又小,对此,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学教授约翰·克莱因伯格说:“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同那些未必喜欢我们、未必认同我们或是未必和我们有任何共同点的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六度空间”的理论引起许多学科及整个社会的重视,如有人把它当作人脉、人际关系哲学:找关系,结交、建立人脉,提升沟通能力,吸引更多朋友,拥有自己的成功。也有科学家以其来探究疾病是怎样传播的、人们如何找工作、怎样才能抓住罪犯,等等。可以说千人千眼认知它、应用它,应该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