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67年用狗做了一个经典实验。他先是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以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要躲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实施电击前,先把笼子门打开,此时的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发出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条件反射式地预期自己将会遭受痛苦、摆布而无能为力,放弃抵抗和努力,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人的情况如同实验中的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因此对自己产生怀疑,感到自己不行、没有办法,无可救药。遭遇太多的失败挫折,感到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工作。
所以习得性无助行为就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当一个人将不可控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而产生。
在不同层面的人或人的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习得性无助的现象,从中折射的心理因素便是对失败的恐惧大于对成功的希望。刻板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势带来了固执己见,抑郁烦躁,消极应世,因为失败而放弃继续尝试乃至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心病还须心药医。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成为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大量的处于困境中的人身上,都可以找出习得性无助的特征。习得性无助还具有扩散效应:看到别人多次遭受挫折,自己也会产生“无助无望”的感受,将无助感归因于外部的是广泛无助感,指的是个体相信自己无法改变自身处境的一种无助感,而其他人也无法缓解他们自身的痛苦和不适感;将无助感归因于内部的是个人无助感,那是一种更私人化的无助感,个体认为其他人都能够找到办法缓解或摆脱痛苦,但自己却无能为力。无助感对抑郁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系列的抑郁症状来自无助感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了解了习得性无助效应就可以清晰地解释某些抑郁症患者症状,并为改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塞利格曼根据研究还建立了习得性乐观模型,他发现,通过心理弹性训练,个体可以学会如何从更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看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