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定势?心理学告诉我们:每当人们采取一次特定的思路之后,下一次就可能采取同样的思路。通过思维活动,观念与观念之间形成联系后,这种联系每采用一次,其联系就会变得更加牢固,以至很难加以破坏。因而,人们一旦采用了一种不利的思路并加以固定之后,采取有利思路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这种沿着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的现象,人们称之为“思维定势”
著名动物病理学家贝费里奇谈到思路问题时曾举过一个例子:为了发现引起羊腐蹄病的微生物,他研究了数年但一无所得。原因是他每一次研究失败之后,又仍然采用同样的方法(他认为是最合理的方法)重新开头,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后来,他采用了另外一种根本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很快获得成功。这个例子说明,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为了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中,人们应当自觉采用“反思维定势”的措施——进行反向思维。
“田熊锅炉”的发明就是反思维定势的产物。过去的锅炉均安装着许多水管,它是用加热水管的办法使热水上升产生蒸汽。但这种结构的锅炉热效率不高。日本的田熊常吉想改革锅炉,但由于他的思考只局限在如何加热锅炉来提高热效应这一点上,结果屡遭失败。后来,他从相反的角度——锅炉吸热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便茅塞顿开。他想,管子里加热的水只能上升,这对冷热水的交替极为不利,严重影响锅炉的热效率。于是,他把其中一根的热水管加粗,在粗管子中加入一根细的降水管。这一改,外管里的热水上升,内管里的冷水下降,水流和蒸汽得以循环,锅炉的热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百分之十。田熊从“加热”的反面“吸热”来考虑问题,从而成功地发明了田熊锅炉。田熊常吉因此而成了日本的十大发明家之一。
为了克服固定思路的消极面,应当时常问一问自己:“从逆向去思考怎么样?"比如,圆珠笔漏油问题,一般人是从分析圆珠笔产生漏油的原因入手去寻找解决办法,得出的结论是要增强笔珠的耐磨性,但漏油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日本的中田则从逆向去思考,他采用减少笔蕊容量的办法解决了原珠笔漏油的问题。
对有些问题还可以大胆地问一问自己:“颠倒一下不行吗?”日本一位叫滨里的人,经常被人邀去练习高尔夫球,可是,在家里练习时,由于没有草坪,就要用带毛的地毯,而地毯价钱十分昂贵。能不能想法使练习少花点钱呢?滨里想:“把地毯上的毛安在球上行不行呢?这样不照样可以产生磨擦力吗?”就这样,长满毛的高尔夫球诞生了,这种球在楼道里练习也就象在草坪上练习一样了。
人们说,反面可以出真理。美国伯纳姆在现代科学管理制度——泰罗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问,就是反向思路的产物。他认为,对任何事情,都要向自己提出三个基本问题:一、能不能取消?二、能不能合并?三、能不能用更简单的东西来取代?这三个问题对人颇有启发,它不仅曾经一度使美国的工业生产剧增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对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创造,起了开拓思路的作用。
但是,不利的思路将使你误入歧途。以爱迪生的一次教训为例。“发明大王”爱迪生思路开阔,善于创造。他搞科学研究的擅长之一是采用“系统研究法”。以电灯为例,他认为电灯只不过是整个一系列发明中的一个,其他还有一系列东西,如发电机、仪表、开关以及许多零件都应属于电灯这一系统之中,这一切都必须从头发明。这种“系统思想”曾使爱迪生连续迸发了持久的创造激情与毅力,并获得举世瞩目的一系列发明。无疑,习惯思路对于考虑同类性质问题确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在解决不同性质问题时,习惯思路却又往往会造成凝固、僵化的局面,成为不利的思路。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以后,花了三年时间研究直流输电线路和输电系统问题。但他不能摆脱习惯了的从直流系统来考虑问题这一思维定势,所以尽管他采取了种种措施,输电距离最远还是不超过三公里。正在爱迪生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美国工程师乔治·威斯汀豪斯看出了直流系统的局限性。他看到在意大利展出的采用变压器来升高电压、减少电能消耗的输电系统后,立即买下了这一技术在美国使用的专利权,接着作了一点改进,把从发电机发出的直流电变成高压交流电,结果取得了成功。
可以这样说:“思路可贵又可畏。”有利的思路将使你走向成功;不利的思路将使你迷入歧途。当你意识到习惯性思路的消极作用时,发挥创造性思维,走向成功就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