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

2022年1月28日 发表评论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一种驱力——力比多

人与生俱来就有性本能,性本能携带着数量一定的心理能量——“力比多”或称精神能量,它具有驱使个体行动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性本能是一切行为的最根本动力。

(2)两种本能(早期著作中,他把心理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两个部分)

①生的本能:它保证人的生存,如呼吸、吃、喝、性和机体的其他需要。

②死的本能:指人可能表现出来的各种破坏力。

  (3)三种人格成分

①本我

是人格的立法者,其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提供能量或动力。如新生儿哭、嚅动嘴唇,等待妈妈喂奶。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指向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

②自我

是人格的执行者,当利比多从id转化为重要的认知过程,如知觉、学习和逻辑推理时,理性的自我就出现了。

自我遵循现实性原则,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自我既是本我的仆人,又是本我的主人。主人:它延缓本我需要的满足,直到现实性的机会出现。仆人:自我像一位仆人为主人服务那样,考虑各种灵活行为方式,选择一个可行的计划来满足本我的基本需要

③超我

是人格的法官,它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完美原则)。

(4)四种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

②催眠法;

③自由联想;

④生活史法。

  (5)人格的五个发展阶段

根据力比多投放的部位,可以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①口唇期(0-1岁):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

②肛门期(1-3岁):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

③性器期(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主要以游戏方式来完成)。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阴茎羡慕,想和情人分享阳具,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弗洛伊德关于性别角色获得机制的解释)。

④潜伏期(6-11/13岁:女11岁,男13岁):力比多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

⑤生殖期/青春期(11/13岁以后):友谊,谋职,求爱,结婚。

  (6)评价

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思想、关于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思想以及早期经验的重要性的思想,对现代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一些具体提法已不再为人所接受,例如,力比多概念和固着现象等。另外,他过分强调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对人性与社会的关系所持的观点过于悲观,这是很多研究者都不赞同的地方。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

  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发展任务与人格品质)。

1,婴儿期(0-1岁):信任对不信任。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婴儿从生理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安宁,感觉到安全,于是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个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产生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3岁):自主对羞怯。这个阶段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本阶段儿童已经有了更多的自由,要求他的行动发挥主动性并且具有目的性。

3,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主动对退缩内疚。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这个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实现。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本阶段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儿童继续投入精力和欲力,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改造自我的过程。本阶段是有关自我生长的决定性阶段。

5,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这一阶段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续了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决断之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认同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

6,成年初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这个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等,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

7,成人中期(25-50岁):繁殖对停滞。这个阶段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时的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

8,老年期或成年晚期(50-):完美对绝望。本阶段主要为了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了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延伸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外,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的感觉。

  (三)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区别与联系

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将人格发展局限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而埃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将个体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渐成的过程;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将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了人的一生。但是,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继承、扩展与修正。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