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艾森克
Hans Eysenck
生于1916年,出生地:德意志帝国,柏林。
卒于1997年,逝世地:英国,伦敦。
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
核心思想
汉斯·艾森克(Hans Eysenck)对心理学中的若干领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著作包括关于智力测验、行为主义疗法、生理学和基因学等方面的论文。但是,他最丰厚的遗产依然属于人格心理学领域,他使用包括因素分析在内的实证性方法和数据统计手段,确定了能够将人与人之间区分开来的不同纬度。
因素分析,是指在收集了大量数据之后,确定其中具有数理显著性的、联系较为紧密的类别,即所谓的“因素”。为此,需要检测每一对数据点之间的相关程度,判断哪些数据点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因素分析已经成为人格心理学家的常用“撒手锏”,通常从语言中描述人格特质的单词开始,加以具体运用。研究者会首先收集大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系列单词,然后测量其中哪些单词在描述一个人时重合度较大。譬如说,“举止有教养”和“礼貌”可能会呈现紧密的相关;而“有爱心”或许与上述两个词都存在一定的重叠,但同时又有所差异;“友好”则可能处于中间位置。
艾森克大胆地将人格特质归结为两大主要因素,他认为这两大因素能够全面地描述人类:内倾型/外倾型,以及神经质。前一个因素是在卡尔·荣格的学术结果的基础上加以扩展的,尽管艾森克是精神分析学的坚定反对者。后一个因素——神经质,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或者情绪不稳定性)的高低。艾森克认为,这两个维度之间彼此独立,而且可以被视作相互交叉的两轴,这就为将人格划分为四种类型奠定了基础。他为每一种类型都取了一个名字,借用的是希波克拉底在两千多年前确定的四种气质名称:抑郁质(容易忧郁)、胆汁质(冲动)、粘液质(冷静而克制),以及多血质(使人愉快)。在希波克拉底的定义当中,人类身体内存在着不同的体液,而上述人格类型则与各种体液的程度高低存在相关,它们分别是: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和血液。艾森克并没有完全认同这一理论,但是,他却非常认同生理在人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理念。同时,他还相信,这种人格类型在遗传上是不可根除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上述概念,并且去解释我们的身体究竟是如何造就我们独特的人格类型的,艾森克将目光投向了生理学。譬如说,他提出假设认为,神经过敏症一定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存在关系:按照他的观点,神经敏感性较高(或者说较为焦虑)的人,交感神经系统的活跃性也比较高,即便受到轻微的触动,也会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我们都曾体验过自己在面对恐惧时,身体各部位所做出的行动准备(或者因害怕而呆若木鸡)——心率大幅提升,呼吸变得极为急促,而手臂上的毛发也会根根竖起。
艾森克关于内倾型和外倾型的理论也超越了荣格,进入到了生物领域。按照艾森克的观点,上述两种人格涉及了“兴奋”与“抑制”这一维度,而且取决于我们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如何进行取舍。对艾森克而言,兴奋就意味着警觉性的提升,此时,大脑已经处于完全的注意状态。抑制则反其道而行之,此时,大脑会竭力屏蔽刺激,甚而会进入睡眠状态,以达到冷静下来的目的。艾森克提出,一个人的外倾性越高,那么其抑制过程就越为强烈。这听起来似乎与直觉不符,因为普通人在想到抑制时,难免将其与行为上的克制混为一谈——譬如,过于害羞,以至于无法与人交谈;又或者过于焦虑,以至于无法表达真实的自我。但请切记,艾森克所谈论的,乃是生理层面上的抑制,并非行为层面上的抑制——他所说的是我们的身体如何抑制住唤醒状态——所以,抑制越强烈,则我们避免自己变得过度焦虑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在不过分封闭自己(如内倾者一样)的前提下适应外部世界(如外倾者一样)的能力也就越强。
艾森克的理论指明,正是因为如此,外倾者与内倾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他们对待其他个体的方式,也在于他们应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方式。外倾者即便处在嘈杂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安心学习,不会受到过度刺激,或许,他们甚至更愿意在学习时有一些白噪声当背景。曾有观点指出,外倾者在咖啡因的帮助下,与内倾者相比,绩效会更加出色;在做决策时,也更喜欢拥有大量的信息。这全部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更加难以出现负荷过重的情况,而且,令他们达到兴奋水平的阈值也更高。
人格的特质理论不乏反对者,人格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超越情境和背景,也是至今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也是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分歧之所在)。除此之外,“基因造成人格差异”这一理念,今日亦已不再那么确定。艾森克对于遗传因素的关注,提出不同种族在智力上的差异或许是广泛存在并且会代代遗传的,也让他走向了充满争议和论战的道路。尽管如此,艾森克为了验证人格差异,采取了数理统计和生理学成果的这些做法,仍然代表着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一大进步。
在仅仅关注内外倾这两大主要人格因素一段时间之后,艾森克意识到,或许自己对于某些人群类别并没能够进行深入调查。因此,他开始在精神疾病医院收集数据。最后,这令他加入了“精神质”这一因素,他用其代指攻击性、冲动性及反社会性的特质。(请读者勿将其与当代学界对于精神病的定义相混淆,后者特指与幻觉和妄想相关的体验。)
重要影响
艾森克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领着研究者去探究生理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人格的特质理论进行完善。正是因为他的成就,学界才更加认识到了基因对于人格的影响,亦认识到了测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同时还支持某些非常具有冒犯性和争议性的观点,譬如,一个人出生时的行星排列会影响他的人格;而吸烟的人之所以更容易罹患癌症,原因并不是烟草,而是人格及体质因素与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
当你想到自己的亲朋好友时,你对他们了如指掌,你知道如何在内倾型和外倾型、情绪稳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两个维度上对他们进行打分。虽然这两个分类看起来简洁明了,不过,如果你像艾森克一样,将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四分结构,那么,你就会惊异于其中所包含的特征的数量之多。
抑郁型人格——高不稳定性及内倾型——可以定义为安静、悲观、拘谨和多愁善感。我们显然很了解这种人。其中一些人虽然在情绪上饱受困扰,但是却极富才华:神秘莫测的艺术家、痛苦万分的作家,还有那些永远处于黑暗阶段的歌手,等等。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但是,带着这些想法生活却无法令人淡然处之。外部的事物如狂风骤雨,但是他们却会逃离这个世界,退回到自己的感受之中,这会进一步给他们增加压力,让他们越退越远,或许,最终他们能够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从而缓解压力。
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胆汁型人格——外倾型和不稳定性程度都比较高。如此,在抑郁型人格中有所体现的压力就会外露出来。或许读者就认识这样的人,一个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却经常耍小孩子脾气,容易被激怒,而且总是紧张兮兮,其他人即便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这些人也会大发雷霆。或许他们总是有“路怒症”,或者在飞机上也容易因为与他人政见不合而大打出手。与抑郁型人格一样,这些人是不稳定的——他们体内的暴风在呼啸——只不过他们更加乐于向外发泄而已。他们是外向的人,并不是说他们魅力四射、广受欢迎,而是他们总是在自身之外受到外界的关注。
黏液型人格——内倾型较高而不稳定性较低——不会像胆汁型人格那样易于激怒他人,但也不会受到他人的重视。他们是内向的,而且不会被情绪的发作所左右,他们总是比较安静,而且不出风头。艾森克对这一人格类型并无多少赞美之词(只有乐观型人格得到了他的首肯),在他看来,这一人格同时会使人容易堕入懒惰和被动的深渊。我们或许都认识很多这一类型的人,他们绝对让人心情舒畅,但就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缺乏变幻的情绪,他们在生活中的步伐或许较为迟缓。
最后,乐观型人格——外倾型较高而不稳定性较低——能够与自己和谐相处,而且不会乱发脾气。他们通常是十分乐观的,甚至会有点不切实际;他们四平八稳,但同时也对周遭的世界充满兴趣。如果你恰巧认识这样的人,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他们的社交日程安排得非常满,部分原因在于其他人十分乐于和他们相处。
虽然我们认识的人都能够被归入上述分类当中,但请切记,艾森克在划分四种特质类型时,十分强调其维度特征;他将这四种人格类型描绘在一个X—Y轴上,所以它们互相之间能够接触,而且,一个人在每一个象限中可能会处于任何位置。在艾森克的分组中,内倾型似乎或多或少地与不健康的特质有所联系,或许是因为其在生理层面上常常需要关闭掉外部世界。尽管今时今日我们对于内倾的想法已经愈加趋向于积极,但是,艾森克的人格分类及其生理学基础,对于我们思考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我们,却是一个重要的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