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021年12月29日 发表评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生于1908年,出生地:纽约州,布鲁克林。

卒于1970年,逝世地: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核心思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人本主义理论已经渗透到我们文化的点点滴滴之中,它提示着人类:我们是多么渴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以及我们究竟拥有哪些能力。虽然,马斯洛最初是一位行为主义学者,并在哈里·哈洛麾下研究过依恋,但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在本质上却并不具备实证性,这也是学界对他最常见的批评意见。尽管如此,他对于人类的需求、价值观和成就的理念,以及他所提出的“自我实现”的概念,却为将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引着研究者去探索:作为人类,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实现自身的潜能。

马斯洛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所称的“需求层次”理论,其中“自我实现”处于所有层次的最顶端。他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他的两位导师,一位是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另一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尔(Max Wertheimer),这两位学者并没有亲身研究自我实现,但马斯洛认为,他们就是自我实现的杰出代表。在马斯洛看来,他们两人无论从职业上还是为人上,都卓有成就,待人和善,而且关心他人,他们看起来似乎都拥有着比自身更伟大的目的。马斯洛通过先前在哈洛指导下的研究已经发现,需求的产生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的,而不同的需求也会相互之间进行取代(假如你已经无法呼吸,那么你就不再去忧虑口渴;假如你已经因为脱水而马上会死去,那么你就不再担心自己没有房子住)。马斯洛将需求的概念予以拓展,把社会性需求、情绪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亦纳入其中。需求层次可以用一个阶梯表示,只有在下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上一级阶梯的需求才能够满足。

阶梯——或者说需求层次——的底层,是生理需求,包括从氧气到睡眠再到维生素,从排泄废物到避免痛苦再到从事性行为等一切事物。下一个层级代表与安全和稳定相关的需求——包括那些与保护、稳定,也许还有结构与秩序相关的事物。接下来是与爱和归属感相关的需求,其中包括亲情和人际间的关系、集体感,还可能包括找到一个伴侣或者一份有意义的职业。与自尊相关的需求处于下一层级:羡慕、注意、认同、欣赏、自我尊重、独立、自由、信心,还有成就感。

上述所有需求都是马斯洛所称的“匮乏性”的需求,简称匮乏性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个体就会迫不得已地去填补这些空隙。但是,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你就不再拥有额外的动力了。譬如说,当你喝下一大杯冰水,不再口渴之后,你就不会再想喝水了,因为你已经得到了满足。

马斯洛还说,在面对危难时,我们可能会在需求层次上有所下降(假设你所在的街区犯罪频发,那么不出多久你就会更加关注安全和稳定,至于友情则不妨稍后再说)。如果你曾经有某些需求严重受损,或者长期得不到满足——譬如说,儿童阶段长期饥饿,或者饱受虐待——你可能会在余生都固着于那个需求之上(一个非常具有弗洛伊德风格的理念)。

处于需求层次顶端的并非匮乏性需求,而是马斯洛所说的“存在性”的需求,亦即存在性需求。马斯洛提出,这些需求包括善良、真理、美丽、娱乐、生机和一体性等事物。正是在这一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才得以形成。与匮乏性需求不同,存在性需求从来都无法真正得到满足,不过,对于那些已经上升到这一层次的个体而言,存在性需求的推动作用是具有持续性的。马斯洛研究了知名人物和无名之辈的自传,观察其中的模式和特征,然后总结道,每50个人之中,大概只有一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程度。他指出,那些自我实现的人是脚踏实地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既能够安然独处,也能够建立起富有意义的亲密关系。他们独立自主,不会轻易地因为同辈压力或者顺应社会的需求而动摇。他们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也能够接受他人,他们拥有幽默感,而且不会借此去攻击他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完全自发的,不会汲汲营营地算计,亦无须戴上面具示人。按照马斯洛的观点,那些自我实现的人拥有谦逊感和尊敬感;马斯洛将他们的价值观称作民主式价值观。他认为同情以及对他人的兴趣,是人类亲密关系以及强烈的道德感中重要的因素。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们十分具有创造性,他们认为生活是需要进行探索的,要对生活心存感恩,而且,尽管他们并不十全十美,但他们却在完全真实地生活着。他们不会过度地专注于自我,而是更愿意去关注自己正在竭力克服的挑战,或者正在着手解决的难题。

  重要影响

马斯洛提出的理论,在推动心理学领域人本主义运动的过程中助了一臂之力,显然,它为后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得研究者不再仅仅关注心理障碍和疾病,转而去研究成长、喜悦和充实感。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是领导人本主义运动的一位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就直接受到了马斯洛科研工作的影响。马斯洛的科研工作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某些研究成果存在着相似之处,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譬如说,弗兰克尔认为,即便在最为令人绝望的情境下,仍然能够找寻到意义。而马斯洛则坚持提出,只有在低层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去竭力追求自我实现)。

你在生活当中是否曾经经历过那种令你感觉一切都恰好完美的时刻,即便这时刻转瞬即逝?或许,那是当你在度假期间,看到极其壮美的日落之际;或许,那是当你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毕业之际;又或许,那是当你看到自己的妹妹经过治疗,最终被医生宣布癌症痊愈之际。这个时刻可能非常平淡——你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和你的儿子开玩笑;别人对你伸出援手,令你心存感激;或者,你在高速公路上,被一片极其美丽的野花所震撼。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术语,这些都属于“巅峰体验”。它们能够带来情绪上的(有些人认为甚至还有精神上的)冲击。它们通常体现为促使我们不断在生活中前行的愿景,那些给了我们前行理由从而被我们所牢记的事物。马斯洛指出,假设你的这些体验越来越多,那么你就已经踏上了正轨,因为你正在通往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有 些 人 认 为 巅 峰 体 验 在 某 些 方 面 与 最 早 由 米 哈 里 · 契 克 森 米 哈 赖 (Mihaly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这一概念较为相似。心流指的是你“处于巅峰体验”时的感受:你十分专心致志,而且感觉良好,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之中,其他事物已经显得无关紧要。你既受到挑战,又十分放松,可谓恰到好处。你或许在洗刷餐具,签署行政命令,或者其他任何事情,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流逝,你在彼时彼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与心流相反的就是盯着钟表计算时间。

当然,这些绝对属于生活中最为积极的体验。你上一次拥有这种体验是在什么时候?

或者,你是否足够幸运,总是能够体验到这种感觉呢?显然,运气并非唯一的因素。马斯洛指出,那些竭力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更有可能会梦想成真。那么,究竟谁真正地达到自我实现的程度了呢?除了马斯洛提及的历史人物范例,你在生活中是否一直以来都羡慕着某些人呢?一位充满爱心的阿姨,一名睿智而大度的导师,一个处事稳重且处处支持他人的朋友?你是否曾经详细思考过究竟是为什么这个人如此振奋人心?或许,你甚至曾经尽力去成为和他相似的人,最终却发现毫无可能。那个人身上似乎有一种特质,无法简单地用具体的言语进行描述。想要理解一个人缘何成为现在的他,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也正是这些凤毛麟角之人,容易被我们视作自我实现的人,而且,他们也更可能会激发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敬畏之情。不过,从自我实现这个概念来看,他们只不过是在做自己而已。单纯地模仿他们,或者将我们改造成为其他人的“复制品”,对我们来说没有丝毫益处。因为,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之人的一言一行,严格地遵循那些完全发自内心的原则,并没有过多的算计或者诡计。对自己真诚相待是什么意思?你最珍视的事情是什么?是通过艺术、音乐或者写作去追求美丽、和谐和真理吗?在耐力和力量上有所突破,并且通过锻炼达到脑内啡的释放吗?马斯洛很可能会说,我们必须首先审视自己内心,在那之后,只要是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自我价值观相统一,那么,任何一步都会组成自我实现的旅程。没有既定的路线地图,没有所谓的完美无缺。而且,最激励人心的是,也没有最终的“成品”——正因如此,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这一术语在英文中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