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情结”一词源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著的小说《洛丽塔》。该小说讲述了作家亨伯特与英国某村庄的一个寡妇结了婚,却被对方12岁的女儿洛丽塔迷住,最终走上了毁灭之路。由于这部小说描述的畸形恋情不能为世人所接受,所以在创作初期一直没能发表,直到1958年美国才公开出版这本书。小说出版以后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响和争议,从那以后,人们就开始用洛丽塔情结来描述那些对少女有特殊偏好的中年男子,也就是精神医师口中的恋童癖。
弗洛伊德指出:“轻视成长期少女的妩媚和可爱,是非常危险的。”
小说《洛丽塔》就有意围绕处于少女和女人之间的洛丽塔,以真实的笔触刻画了其危险之处。然而,男主人公亨伯特却被洛丽塔那种未成熟的青涩美丽所吸引,沉浸在其精灵般的魅力当中,并未意识到其中的危险。
在精神医学上,将幼儿性爱者称为“恋童癖”。
该术语代表的是“洛丽塔情结”走向极端的明显的性犯罪者们,比如将未满13岁的少女当作目标,实施“性暴力”“强行狠亵”“强奸”等野蛮的行为。像亨伯特那样浪漫的爱恋是不包括在其中的。
另外,“恋童癖”中也有很多同性恋者。
同性恋童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同性恋”,另一种是“选择少年暂时代替少女”。后者的心理中隐藏了更多的“洛丽塔情结”的秘密。
在第二性征显现之前,少年和少女的性征差异并不明显。美丽的少年看起来就像少女,活泼干练的少女看起来也很像男孩子,例如少年精灵“彼得·潘”,在心理学上就是双性的。“彼得·潘”肌肤柔滑,手足颀长,脖颈纤细,声音也像女孩子一样尖细,拥有非男非女的精灵的美丽。
然而,人类在长大成为男人或女人后,就会丧失这种“植物般的美丽”。尽管美男和美女也拥有别样的美感,但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不是脂肪过剩,就是肌肤僵硬。人类终究无法像蛹一样破茧成蝶,完成华美的变身。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之所以沉湎于幼儿性爱,中世纪日本的僧侣之所以迷恋幼儿,最大的原因都是被少年少女们未成熟的性征所具有的美丽而吸引。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被冠以“恋童癖”之名的性犯罪者们与这种“美的意识”毫无关系,他们只是过于畏惧成年女性的肉体,才会选择弱小的幼儿作为对象。